开沐鸣注册展实地采访 “上合小记者”走进中国传媒大学



 “新闻要准确、真实”“新闻能够跨越不同的文化去交流信息、思想和情感”“新闻工作者热情、彼此联系紧密”……
 
  7月14日下午,18名来自9个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青少年“小记者”走进中国传媒大学,参观了中国传媒大学校史馆和传媒博物馆。小记者们表示,这是他们第一次近距离了解新闻行业。
 
 
小记者们参观传媒博物馆。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
  一走进传媒博物馆的展厅,就摆放着一台摩尔斯电报机模型。作为现代通讯技术早期形态之一,摩尔斯电码独特的敲击录入形式瞬间吸引了小记者们的目光。向馆内走去,媒介由电话、广播、电视向互联网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演变史一一铺陈开来,近代媒介技术的快速更迭令人印象深刻。
 
  在校史馆内,参观者站在绿幕前就能通过自动抠像技术和中国传媒大学校园合影,将现代媒体技术的便利展现无遗,也引得小记者们纷纷上前体验。
 
  参观过后,小记者们还参加了一场特别的“采访会”。结合上午在中国新闻社学习到的新闻提问技巧,小记者们分组采访了在中国传媒大学留学的海外留学生,了解他们在中国的学习、生活以及今后的职业发展。
 
 
小记者们采访中国传媒大学留学生。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
  在活动间歇,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扎·加雷姆克齐忍不住摆弄起随行记者的摄像机,这台专业的摄影设备在她看来很酷。她表示,之前并不了解这个新闻行业,也不了解如何当一个记者,但是她今天学会了如何提问题,如何拍摄照片和影片。
 
 
扎·加雷姆克齐尝试摄像。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
  来自巴基斯坦的穆罕默德·阿扬·穆达西尔向记者表示,通过一天的活动,他学习到许多关于新闻媒体的知识。以前只觉得新闻是一项容易的工作,体验后才了解其中的复杂和忙碌。新闻报道必须准确,提供真实的信息。
 
  来自俄罗斯的格里戈里·安德烈耶维奇·阿尔希波夫提到,沐鸣代理招商“这是我来到中国最难忘的一天,我对新闻记者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。新闻报道能够帮助不同国家、不同文化的人员之间自由交换信息,交流思想和情感。我们需要的是自由交流的平台。”
 
 
“上合小记者”在传媒博物馆合影。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
  还有小记者们通过这次活动找到了新的目标。来自俄罗斯的安娜·维亚切斯拉芙娜·叶列梅奇说,“在新闻记者的团队中,人们非常热情,人与人的关系非常紧密,以后我也会考虑投身新闻行业。”
 
  本次活动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青少年夏令营暨“上合小记者”系列活动的环节之一。活动由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、中国新闻网、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。本次系列活动旨在以国际青少年小记者的独特视角讲好“上合故事”,沐鸣招商为多元文化发展互融提供新动能和生命力,携手共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