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东竹升面:海内外食沐鸣注册客牵挂的“口福”


 
  中新社广州3月2日电 题:广东竹升面:海内外食客牵挂的“口福”
 
  中新社记者 王坚
 
  近日大火的热播剧《狂飙》中,一碗面引起了观众的注意,那便是“猪脚面”。剧中餐桌上,沐鸣登录汤色金红的猪脚面多次“出镜”,成为该剧一位特别的“主角”,圈粉不少。
 
  剧中的美食猪脚面来自该剧拍摄地——广东,当地称其为“猪手面”。猪前蹄与后脚在烹饪时存在差异,猪手更易煮烂,配面风味更佳。此外,对一碗美味的猪手面而言,精髓便是碗中那金黄细滑的“竹升面”。
 
  曾被知名纪录片《舌尖上的中国》收录的竹升面,是“南派”面食的典型代表,流行于广州西关一带,一代代“老广”认它作“口福”。弹爽味美的竹升面不仅在广东备受食客喜欢,在香港、澳门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等地也是当地民众的心头好,收获了大批粉丝。
 
  比起“北派”面条,竹升面的口感弹、脆。与江门猪手面不同,在广州,竹升面的最佳拍档是蟹黄云吞、虾籽三鲜等。云吞皮薄馅足,里面有蟹黄特有的咸鲜味,竹升面之面条脆爽弹牙,十余种香料与酱料熬制的汤料香气扑鼻,在舌尖制造出一场曼妙的邂逅。
 
  “在广州,有我吃到过最好吃的竹升面!”来自马来西亚的杨小姐表示,她在广州求学期间吃过很多美食,其中令她最难忘的便是那街边小店里一碗热腾腾的鲜虾云吞面,汤鲜味美,云吞的虾肉爽口。
 
  面好吃,制面可不简单。
 
  和面时,在面粉中加入鸭蛋,比鸡蛋黏性更强,可以显著增加面条的劲道。通常,竹升面在和面过程中不会添加一滴碱水,在这样严格要求下和出的面团弹性更足,蛋味浓厚。当然,也有说法是加入一定碱水可以制成更为爽滑、口感更为细腻的“半蛋面”。
 
  面团和好后,便是“竹升”压打这一核心过程,竹升面坚韧的品性便来自千百次碾压。“竹升”即“竹竿”,然而粤语中“竿”与“降”近音,后者被认为不太吉利,广东人反其道而行之,改“竿(降)”为“升”,讨个好彩头。
 
  又因在制面工序中,师傅将竹升一端固定在桌面上,沐鸣登录人则骑坐在另一端,如坐跷跷板一样,用脚一蹬一蹬地控制竹竿左右移动、反复升降,来均匀压打案板上的面团,直到面团变成一张摊开的薄纸……“竹(的)升(降)”又用于概括这一过程。
 
  竹升压打大约需要一两个小时的人力操作,最终将面团压得如纸一样薄,才称得上达标。压好的面团可以分别用来制作细面、云吞皮。
 
  做好的面条挂在竹架上晾至干爽,煮食前放入滚水中煮约20秒,就要立刻捞起,用冷水快速冲淋,再放入滚水中煮大约60秒。放面时,先加汤入碗,然后放入汤匙,汤匙之中放配菜、云吞等,最后再加入煮好的面,如此步骤来避免面条泡汤太久,保持爽口弹牙,弹性绝佳。值得注意的是,配汤需选用猪骨、大地鱼、虾籽及秘制香料等熬足3小时才够火候。
 
  一碗传统竹升面,需要老师傅在后厨前后忙活一整天。而这千锤百炼、费时费力的搓面、和面、压面、切面过程,是为了面条的口感,其中食匠精神弥足珍贵,也难怪食客将这道面视作“口福”。
 
  “一勺高汤,半寸韭黄;四粒云吞,一把银丝细面。”竹升面,面条清爽,汤汁鲜美回甘。如此口福,来广东,一定不能错过。